泰州市高港區刁鋪街道巾幗網格員撐起社會治理“半邊天”
“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家長里短的小事,但是再小的事我也要當作大事做好,從心出發才是‘密鑰’”。這是巾幗網格員劉文娟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工作雖然平凡,但她心聯千家,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
化身“流動喇叭”,反詐知識廣泛“達”
為提高網格居民防詐騙安全意識,幫助群眾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劉文娟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優勢,積極運用網格居民群、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載體,持續性向居民推送防詐騙知識,進一步拓寬電信詐騙宣傳覆蓋面;同時,逐棟逐層入企業發放防詐騙宣傳資料,面對面向企業員工宣傳防范詐騙知識,講解近期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及預防詐騙主要方法,有針對性地解答群眾的疑問,積極宣傳網格居民安裝反詐“金鐘罩”小程序,警示企業員工增強安全意識。通過詐騙宣傳與網格常態化巡查相結合,劉文娟一周內完成390個金鐘罩小程序的注冊、發放反詐宣傳資料800余份,多方位、立體化保障了網格居民的財產安全。
化身“移動探頭”,安全隱患無處“遁”
劉文娟所負責的刁鋪街道關橋社區工業園區網格,范圍大、廠企集中、流動人口多、網格管理難度系數大、落實安全責任難。為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劉文娟每天堅持到網格走訪巡查,堅持與廠企人員交流。一次常規巡查中,劉文娟發現一家小型企業總是門窗緊閉,里面還能聽到機器的聲音,隨即敲門詢問情況,進去后發現場所內堆放著各種加工模具和瓶裝液體,伴有刺激性氣味,同時發現場所內沒有消防設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她隨即專門找到企業負責人溝通,把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方案及時與負責人溝通,提醒其將加工模具和瓶裝液分門別類擺放,并在場所內及時安置消防設施。在她的督促下,企業負責人不僅將問題整改到位,更是組織企業員工參加安全生產學習培訓,從思想上提升安全生產意識。巡查中,劉文娟就像“移動探頭”一樣,隨時隨地將她在網格巡查安全生產等方面發現的問題,及時化解處置,真正做到網格安全防患于未然。
化身“娘家人”,就業憂愁及時“解”
依托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劉文娟還成為一名就業幫扶小能手,對網格內待業人員、困難人員、殘疾人具體情況進行調查摸底,與居民面對面交流。家住育才新村的劉阿姨由于肢體殘疾待業在家,生活困難,劉文娟在未就業人員排查摸底中了解她家情況后就一直記在心上,一方面她每周上門與徐阿姨親切交流,邀請劉阿姨參與社區“殘疾人之家”就業培訓,安排專業導師為她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也積極為其對接合適的工作,并在多方打聽后為其對接了一份手工的工作,而劉文娟也一直陪在一旁幫助劉阿姨學會工作技能,這使得劉阿姨非常感激,“謝謝你,在社區的幫助下我終于有工作了,也有了自己的收入,暫時緩解了自己的家庭困境?!?/p>
像劉文娟這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在刁鋪街道網格隊伍中還有好多,她們用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這是身為網格員的擔當與情懷,更是現代女性服務群眾的風采。